印刷百科
PRINTING KNOWLEDGE
  将文字、图画、照片等原稿经制版、施墨、加压等工序,使油墨转移 到纸张、织品、皮革等材料表面上,批量复制原稿内容的技术。称之为印 刷。印刷有多种形式分为:传统胶印,丝网印刷,数码印刷等
印刷百科

“2011柔性版印刷在中国”装机量调查报告

2012-03-288  阅读:848

  自《印刷技术》杂志2006年首次推出《“柔性版印刷在中国”装机量调查报告》以来,到今年已经进入第6个年头。每一年发布的调查报告真实记录了我国柔性版印刷业的成长轨迹,客观见证了我国柔性版印刷业格局的发展进程,已成为行业各方了解中国内地柔性版印刷业发展情况的重要窗口。2011年,我们依然本着“科学、公正、严谨、求实”的态度,用最接近市场真实情况的数据和客观的分析,为业界呈上一份真实、可信的报告。翔实的数据、直观的图表、客观的分析,定能帮助您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脉络、洞悉行业竞争格局、制定正确的投资决策。
  
  对本次调查的几点说明
  (1)本次调查的截止日期为2011年6月30日。调查和统计的范围是销售到中国内地的机组式柔性版印刷机,不包括销售到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省,以及出口到国外的机组式柔性版印刷机。
  (2)本次调查仅统计分析了机组式柔性版印刷机的装机量及增量情况,卫星式柔性版印刷机和层叠式柔性版印刷机未在统计分析范围之内。并且,未统计用于涂布上光的单色柔性版印刷机组。
  (3)与以往一样,本次调查仍主要采取直接向柔性版印刷机供应商发送调查问卷的形式获得相关数据,但同时为了更深入、全面地了解市场的真实情况,除发放调查问卷外,我们还咨询了业内专家、部分参与调查的供应商以及一些柔性版印刷企业,最后将所有信息进行整合、对比、统计和分析。
  (4)截至发稿前,本次调查共收到7家供应商反馈的8份调查问卷(一家供应商可能代理和销售多个品牌的机组式柔性版印刷机)。在此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绝大部分活跃在国内柔性版印刷市场上的供应商都参与了调查,并提供了连续、完整的统计数据。
  (5)紫光上年的装机量由45台修改为51台(少统计了当年增量6台),基杜上年的装机量由5台修改为6台(有1台设备从国外搬到广东省,未统计)。因此,我们将截至2010年6月30日中国内地机组式柔性版印刷机的装机总量由937台修正为944台,增长率为18.3%。其中,珠三角地区(指广东)的装机量由169台修正为172台,长三角地区(上海、浙江、江苏)的装机量由319台修正为326台;国产设备装机量由658台修正为664 台,进口设备装机量由279台修正为280台。
  
  装机量突破1000台
  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7月1日~2011年6月30日,又有130台全新的机组式柔性版印刷机在中国内地的24个省、市、自治区投入运转。截至2011年6月30日,中国内地共安装机组式柔性版印刷机1074台,总量突破1000台,增长率达13.8%,而上一年度,装机量和增长率分别为944台和18.3%。这已是自2006年我们开展调查以来,中国柔性版印刷机装机量连续5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同时也是连续3年实现“增量过百”,表现出了中国内地对机组式柔性版印刷机持续“向上”的需求。中国内地历年机组式柔性版印刷机装机量见图1。提供反馈数据的柔性版印刷机供应商和各品牌机组式柔性版印刷机的装机量和增量(截至2011年6月30日)详见表1。


  从国产品牌看,在装机量座次方面与上年基本相同。意高发以295台的成绩仍然稳拿“头牌”,这已是其连续5年排在榜单首位,其装机量占所有机组式柔性版印刷机总装机量(1074台)的27.5%,占国产总量(786台)的37.5%;第二位为东航,装机量为197台,占装机总量的18.3%,占国产总量的25.1%;接下来依次是紫光和德鑫,分别占装机总量的5.6%和4.9%。在装机量增长率方面,东航的增长率达33.1%,排在首位,接下来依次为意高发21.9%,德鑫26.2%,紫光17.6%。由此可见,国产品牌机组式柔性版印刷机在过去一年的增速均达两位数,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
  从进口品牌看,在装机量方面,位列第一的依然是麦安迪(不包括康可),这已是连续6年蝉联夺冠,装机量为90台,占所有机组式柔性版印刷机装机总量的8.4%,占进口总量(288台)的31.3%。在装机量增长率方面,排在第一位的仍是基杜,增长率达50.0%,这主要是由于其进入中国内地市场相对较晚,装机量基数较小,且近两年的市场表现确实不俗;接下来是麦安迪,增长率为5.9%。由此可见,几年来,麦安迪在中国内地市场一直保持着较好的发展势头。
  区域分布 格局初定
  在本次统计的1074台机组式柔性版印刷机中,除9台设备的安装地区不明确外,其余1065台机组式柔性版印刷机均有十分明确的分布,各地区的装机量、增量及排名情况见表2。



  调查结果显示,与往年一样,中国内地已安装机组式柔性版印刷机的省、市、自治区为30个,西藏自治区仍然以零装机量交卷。其中,广东省以188台(进口设备69台,国产设备119台)的装机量遥遥领先,连续6年雄踞榜首,约占中国内地机组式柔性版印刷机装机总量的17.7%;排在第二位的是浙江,装机量为141台;紧随其后的是上海,装机量为140台,上述3个省市的装机量均已超过140台,形成了明显的“第一梯队”,遥遥领先于其他省份。身居“第二梯队”的省份是江苏和山东,装机量分别是83台和81台。在装机增量上,浙江以17台的成绩拔得头筹,排在第二位和第三位的分别是广东(16台)和上海(14台),此外,山东(11台)、福建(11台)的装机增量也都实现了两位数增长。
  通过对比2006~2011年的区域装机量排名可以发现,连续6年进入区域装机量前5名的省市一直未变,始终由广东、浙江、上海、江苏、山东占据,只是在不同的年份里,个别省市的排名先后略有变化而已;连续6年进入前10名的省市中,除了上述5个省市外,还有北京、云南和四川。也就是说,从全国范围来看,这8个省市的机组式柔性版印刷机装机量一直排在前10名,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而连续6年排在区域装机量后3位的始终是西藏、青海、新疆,这与这3个省和自治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是分不开的。
  从整体上看,今年机组式柔性版印刷机装机增量为零的省、市、自治区仅有7个,与2010年的数字(13个)相比大幅减少,已经接近历年来的最低值—5个(这个最低值是 2009年的数字,2007年和2008年的数字分别为15个和12个),这也是金融危机阴霾逐渐散去、我国内地柔性版印刷市场再次恢复强劲发展势头的佐证之一。
  如图2所示,将三大印刷产业带进行对比,珠三角地区(指广东)装机量为188台,占装机总量的17.7%,增量16台;以上海、浙江、江苏为主体的长三角地区装机量为364台,占34.2%,增量38台;环渤海地区(泛指北京、天津、山东、河北、辽宁)的发展仍滞后于珠三角、长三角地区,装机量为186台,占17.5%,增量23台。三大印刷产业带的装机量累计为738台,占到装机总量的69.3%。三大印刷产业带仍以绝对优势继续引领中国内地机组式柔性版印刷机市场的发展,特别是长三角地区以38台装机增量的成绩第五次荣登三大产业带装机增量之首。


  从传统的地理分区来看,华东地区(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山东)仍然排在首位,装机量为482台(以浙江和上海为首,分别为141台和140台),占45.3%,装机增量为55台;华南地区(广东、广西、海南、福建)的装机量为245台(以广东为首,188台),占23.0%,装机增量为32台;华北地区(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的装机量为109台(以北京为首,45台),占10.2%,装机增量为13台;西南地区(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的装机量为89台(以云南和四川为首,分别为39台和38台),占8.4%,装机增量为11台;华中地区(河南、湖北、湖南)的装机量为73台(以湖北为首,39台),占6.9%,装机增量为10台;西北地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的装机量为46台(以陕西为首,33台),占4.3%,装机增量为7台;东北地区(黑龙江、吉林、辽宁)的装机量为21台(以辽宁为首,8台),占2.0%,装机增量为2台。各地区的装机量所占比例如图3所示。

  “国产”与“进口”的竞争
  自2007年开始,国产机的装机量开始超过进口机,且装机量领先优势逐年加大。2011年调查数据显示,在1074台装机总量中,进口机为288台,占26.8%,增量为8台;国产机为786台,占73.2%,增量为122台。通过对2006~2011年国产机与进口机所占比例的对比,可以清楚地看到,进口机在装机总量中的占比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由2006年的51.0%下降到2011年的26.8%;国产机的占比则逐步提高,由2006年的接近50%提高到2011年的73.2%,已经在国内机组式柔性版印刷机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
  我们在为国产机的快速增长感到欣喜的同时,也不能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虽然国产机在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但其应用主要是集中在中低端市场,在高端市场的竞争力和占有率则明显较进口机弱。特别是在高档标签和纸盒印刷领域,一些有实力的印刷企业仍然倾向于选择进口机。这主要是由于进口机在设备稳定性、技术先进性和操作灵活性等方面更胜一筹,虽然设备的一次性投资成本较高,但在减少浪费、提高成品率、提升产品质量等方面更具优势,更有利于综合成本的降低。因此,国产机不仅要在“量”上占优势,还要注重“质”的提升和跨越,这才是国产机做大做强的根本。
  同时,近年来进口设备供应商对中国市场的关注度日益加强,本土化步伐也在不断加快,旨在更好地服务中国客户,提高自身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由此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进口设备供应商仍满怀信心地在高端市场辛勤耕耘,并期待着属于自已的那份收获。
  
  期待柔性版印刷的“春天”
  总体来看,2011年中国内地柔性版印刷市场正逐步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回归到正常的发展轨迹上来。但我们也注意到,2011年的增速较前几年略有放缓,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目前中国经济处于比较严重的滞胀期,受经济大环境的影响,许多中小型企业因资金链断裂而导致破产倒闭。受此影响,印刷行业也处于一个比较困难的时期。”但是,业内人士对于柔性版印刷今后几年的发展颇有信心。“国内市场对柔性版印刷的关注度正在增强,相信随着经济形势的逐步好转,柔性版印刷必将迎来发展的‘春天’。”
  信心和乐观是源自多方面的。首先,绿色印刷已成为当前印刷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印刷业“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以中小学教科书、政府采购产品和食品、药品包装为重点,大力推动绿色印刷发展”,在政策层面对以“绿色环保”著称的柔性版印刷给予了支持。其次,我们看到,经过几年的精心筹备和不断改进,2011年,中小学教材柔性版印刷已进入实质性推动阶段,一些柔性版印刷设备制造商已经开始研制专门用于书刊印刷的柔性版印刷设备,为柔性版印刷开拓新的应用领域奠定基础。再次,药品电子监管制度的实施,也将带动药品标签和包装纸盒的印刷转向采用连线能力更强的机组式柔性版印刷机。毫无疑问,这些都为柔性版印刷营造了极为有利的发展条件。柔性版印刷界也正满怀信心地期待着柔性版印刷能够在此大好形势下迎来发展的“春天”。
  但在保持乐观的同时,也必须正视柔性版印刷发展道路上的几大障碍:配套器材(版材、网纹辊、高档油墨等)价格太高,导致柔性版印刷生产成本居高不下;虽然柔性版印刷质量已经有了极大的提升,但人们对柔性版印刷质量仍存在一些难以消除的偏见;柔性版印刷技术人才缺乏、供需严重失衡这些因素都将决定柔性版印刷发展速度的快慢,不容忽视。


作品展示更多>>
我要印刷  X
在线客服
  • 印刷客服:
  • 设计客服:
  • 报价客服: